《贵州教育报》03版
锚定“升大更名”奋斗目标 谱写应用型高校发展新篇章
贵阳学院党委书记 吕保平
全省教育大会发出“加快建设特色教育强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动员令,对我省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贵阳学院锚定“升大更名”这一奋斗目标,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的贯彻落实。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深入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以“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为牵引,深化“一站式”学生社区和重点马院建设,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打造高质量课堂,充分挖掘贵州红色文化和阳明文化资源,创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将立德树人融入学校“学科思政+课程思政+文化思政+实践思政+活动思政”的大思政格局,充分发挥“十大育人”平台的育人实效,共同绘制思政育人“同心圆”。
推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按照“学科跟着产业走,专业围着需求转”的设置原则,持续凝练打造“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智能制造与建造”“智慧农业与生物技术”“智慧健康与养生”“数字经济与管理创新”“教育信息化与未来教育”“数字人文与文化传播”等学科专业集群,推动形成与全省新型工业化和贵阳贵安数字经济发展需求相匹配的理工科学科专业体系。同时,不断完善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
提升科研实力和贡献度。实施人才强校工程,多措并举引进高水平人才,聚焦我省“四新”“四化”“六大产业基地”和贵阳贵安新型工业化,持续加强与天津大学的交流合作,整合天津大学相关学科专业科研优势资源,共建重大科研创新平台,共同申报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和奖项,加强重大科研技术联合攻关,努力实现“从0到1”“从1到100”的突破性成果。有组织推进“战略—前沿—市场”导向的体系化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用好山桐子工程中心等国家级和省级科研平台,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直达生产一线,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扩大对外合作与交流。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持续深化与合作院校交流,将已签署协议转化为交流成果,促进学校国际化办学。积极拓展与国外及港澳台地区优秀高校及教育机构合作,务实推动合作项目落地开展。做好留学生招生及管理工作,积极参与主办、协办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数博会、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等相关活动,持续增强贵阳学院的国际影响力。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必须大力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的第一标准,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使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把教育家精神转化为教师教书育人能力,不断提高教师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同时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提高教师数字胜任力,为特色教育强省人才培养和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的努力和贡献。
编辑 陈茜茜
二审 廖波
三审 刘钢
来源 天眼新闻 贵州教育报
【责任编辑】一审:刘彦含
二审:贺电
三审:许晓璐